我市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业提质升级
今年1-2月,全市538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5.3%。汽车配件、装备制造(含电子信息)、新材料(含绿色软包装)、绿色食品(含天然水)、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重点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58.3亿元,同比增长16.4%,较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1.2个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73.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9个百分点。一是5G网络加快覆盖。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2420个,实现县城以上城区、重点集镇、工业园区、高速、高铁沿线5G网络全覆盖。二是企业内网加速提升。旺荣电子、神剑新材料、沿浦金属3家企业内网改造项目先后获得省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相关示范项目。三是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新认定的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企业、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项目企业、国家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企业分别奖励30万元;对当年通过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企业奖励20万元。2021年,争取省工业互联网项目20个,获补资金1630万元,兑现市级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3500万元。四是示范效应日益凸显。累计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企业57家,累计建成省级智能工厂1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37家。通过示范引领,加快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在全市工业企业普及。2022年全市列入工业互联网导向计划项目11个,芯微电子、祁红茶业等重点骨干企业相继开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