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为企办实事典型案例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畅通汽车零部件企业与 上游整车制造企业产业对接
一、问题概述
2025年以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企业走访中发现,我市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与上游整车制造企业对接不畅的困境。一方面,无业务关联或政府牵线时,零部件企业难以与整车企业建立直接沟通渠道,供需信息存在壁垒;另一方面,零部件企业进入整车企业供应链体系需经过研发、质量、采购等多部门审核,流程繁琐且标准严苛,多数企业因缺乏经验难以突破准入门槛,制约了企业发展与产业协同。
二、解决过程
针对这一问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多维度推进破解工作。一是牵头搭建整零对接桥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奇瑞控股集团洽谈合作,达成共识后选派3名干部组成专班赴奇瑞采购部挂职学习;6月在芜湖举办黄山市—奇瑞供应链技术共创交流日,组织21家本地零部件企业参与对接。二是深化跨区域产业协作。7月下旬联动杭州市经信局,邀请吉利控股、中策橡胶等10家杭州头部车企及商会赴黄山,实地考察瑞兴汽车电子、谷捷股份等企业,并召开产业对接会,还邀请专家围绕跨境电商、 AIGC品牌营销等主题开展培训。三是创新双招双引模式。围绕奇瑞供应链并购光洋股份,推动其10亿元精密零部件项目开工;指导黄山新城投并购控股奇瑞科技旗下莱特思创,同时以“国企+资本”模式引进图达通车载激光雷达等项目。四是完善市内协作机制。建立重点行业产业链产销供需对接平台,开展市内汽车产业配套活动,促进上下游协同。
三、具体成效
一系列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在与奇瑞合作方面,全市新增奇瑞一级供应商6家,光洋传动、昌辉汽车电器等企业新增供应份额,艾科装备签订2025年采购协议,截至2025年6月底,我市企业供应奇瑞份额达6亿元, 同比新增1.9亿元,增幅46.3%。在与吉利对接方面,瑞兴汽车电子初步达成配套出口东南亚2款新车型意向,普电焊接巩固合作,昌辉汽车转向、光洋传动成功开启对接。在产业链完善方面,招引顺为、光洋等一级供应商,推荐优质二级配套企业进入整车供应链,现有一级供应商22家(较去年底增8家);黄山中广泰特种设备有限公司获工信部专用车生产资质,实现我市专用车企业零突破。
四、企业评价
艾科装备负责人表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搭建的对接平台帮我们打通了与整车厂的沟通渠道, 签订了2025年采购协议。”徽熿新能源(奇瑞一级供应商)、玳亚盟多企业也反馈,通过部门帮扶成功通过奇瑞供应商审核,进入整车供应链体系,“政府的精准服务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也增强了拓展市场的信心。”
皖公网安备341000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