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798121388/202011-00040 信息分类: 政策解读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公民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日期: 2020-11-18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文字解读】《黄山市天然饮用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解读材料

作者:市经信局 发布时间:2020-11-18 16:25 信息来源:黄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阅读次数:

 

一、背景和依据

推进重点产业发展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市产业发展不聚焦已成为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重要原因。依据2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黄山市推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要求,我局对全市现有的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现状,立足优质水资源优势,以“优先开发地表水-做特中高端矿(山)泉水一延伸发展特色饮品”为主线,着力构建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效益显著、“大美黄山”与徽文化元素突出的天然饮用水产业体系的总体思路,市经信局牵头制定了《黄山市天然饮用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二、起草过程

我局从2月底开始着手天然饮用水产业实施方案起草工作,在前期对产业基础进行深入分析的前提下,按照市发改委统一的框架,于3月中旬完成初稿;毕普民副市长在3月中下旬召集市科技、农业农村、商务局、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投资促进等有关部门、黄山市绿色食品行业协会、龙头骨干企业以及黄山学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听取对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赴黄山学院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对接、赴区县进行了产业调研,于4月中旬形成了汇报稿。

5月下旬,将天然饮用水产业实施方案向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孙勇市长提出了明确的修改意见,后我局根据孙勇市长指示要求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824日,在全市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我局向与会市政府领导作了重点产业发展及实施方案起草情况的汇报,并根据会议要求对实施方案再次征求了市直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形成了送审稿。114日,经市政府第四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116日,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

三、工作目标

2022年,建立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多品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格局,天然饮用水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黄山市成为国内知晓、东部地区有影响、安徽知名的天然饮用水生产基地。

四、主要任务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特、扶大”的原则,从财税、投融资、品牌与渠道建设等方面,重点扶持竞争优势、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方式,培育天然饮用水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是强化品牌建设。加大对黄山好水的宣传推介,整合品牌建设资源,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力度,打造“黄山好水”区域品牌,培育壮大自主品牌,着力提升品牌市场认知度和影响力。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加大天然饮用水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大力推进展会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商会招商等多种方式,优先引进行业内知名企业或项目,加强对引进企业或项目的跟踪,加快推动项目落地。

四是加强水源保护。开展水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特别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环境保护,防止森林植被破坏、污染源失控等现象,以保证我市天然饮用水可持续开发利用。

五是推进协同发展。充分发挥黄山市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以及农林与中药材独特等优势,推动天然饮用水产业与旅游、文化、农林生物等产业协同发展,实现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文化惠市四大战略的统一,提高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综合价值。

六、创新举措

一是加强品牌建设。整合品牌建设资源,重点打造“黄山好水”公共区域品牌,培育壮大自主品牌,重点培育“黄山无极雪”“三阳金泉”“涵养泉”等具有市场潜力的中高端天然矿泉水品牌,着力发展“六股尖”“黄山喷玉泉”等区域品牌;积极开展新媒体营销,借力微博、热搜、抖音、快手、网络直播,引导运用“网红经济”,带红带火“黄山好水”,打出“黄山好水”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营销市场。

二是加强水源保护。千岛湖已列入作为华东最大的饮用水资源保护地,作为上游的黄山市水资源价值已被公认,结合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环境保护,防止森林植被破坏、污染源失控等现象,保证我市天然饮用水可持续开发利用。

三是推进产业协同。发挥黄山旅游资源优势,扩大宣传途径,在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徽文化、黄山好水和徽州名茶体验展示中心,举办“黄山好水”品鉴活动,聚焦吸引媒体参与,吸引消费者目光,营造“名山出好水,好水泡名茶”的氛围,实现优势产业协同发展。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产业发展领导组织体系,及时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和相关政策落实;发挥相关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政策、地方标准制定等,推动开展行业自律,承担人才培训、对外交流等政府转移职能。

(二)加大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国家对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资金与项目支持;加强与省自然资源、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天然饮用水资源勘查评价、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品牌和渠道建设等方面的支持。

(三)加大资金支持。鼓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优惠信贷;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挂牌融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天然饮用水产业;探索建立政府财政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黄山市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四)加大人才培育。健全产业人才引进、培养与激励机制,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产业工人培养体系建设。以股权、期权激励等方式,面向国内外引进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所急需的高层次营销、管理与技术人才;加强与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合作,加快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