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798121388/202107-00008 信息分类: 规划信息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公民,企业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日期: 2021-02-08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市经信局2021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作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1-02-08 15:47 信息来源:黄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阅读次数:

总的思路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加快推进生态工业发展,聚焦数字赋能、科技创新、技改升级三条路径,落实“六稳”工作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稳住增长“基本盘”、打好转型“攻坚战”、增强科技“牵引力”,实现工业规模上台阶、质量提档次,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

(一)抓运行监测,稳定增长预期。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模式,协调统计、电力、税务、金融等部门建立“大运行”工作机制,对比分析工业用电量、增值税和各项效益指标,提升监测分析、预测预警的及时性、针对性,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对小微企业和新建项目加大入规培育力度,目前已排定小微企业拟入规企业20户,新建项目拟入规企业17户。

(二)抓集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滚动实施150个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完成“机器换人”项目100个。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重点产业链长制,突出绿色生态发展定位,围绕税收贡献的现实要求,主动对接长三角地区,加大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招商力度。持续开展工业“三未”土地清理,落实工业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制度,完成“腾笼换鸟”企业20户,推动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更多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集中配置。

(三)抓工业投资,增强发展后劲。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编制实施2021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充实完善工业项目库,形成动态储备、滚动发展的项目运行机制。健全市、县、园区三级调度服务机制,按月调度工业项目“投产达产”情况,推动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积极对接国家、省最新产业政策,及早做好国家、省项目申报准备,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项目盘子。

(四)抓科技创新,强化发展质量。培育创新主体,支持企业创建、升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新认定省级创新平台3个以上。积极推进“科创+”,广泛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举办行业性、专题性产学研对接活动,组织实施一批技术创新项目,促进一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在中央电视台为企业做精品宣传,力争新认定“安徽工业精品”、省级新产品6个以上。 开展省“三首”产品认定工作,力争2021年认定首台套技术装备3个以上,首批次新材料1个以上。支持企业参与、主导制定修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五)抓数字赋能,提高智能化水平。加快5G商用步伐,协调推进5G站点建设,加大5G场景应用示范试点,深化产业领域应用。引导企业以“互联网+”赋能生产,推进企业上云,力争新增5家以上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鼓励和引导企业持续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力争新增4家以上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定企业。对标学习先进地区发展数字经济的做法,围绕5G产业链、物联网、线上经济实验区、工业数字化等重点领域,分别建立项目库,协调推进数字经济体系建设。

(六)抓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制造。鼓励重点企业创建国家、省绿色工厂,培育一批绿色设计产品,力争新增省级绿色工厂2户。深入开展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实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5个以上,指导10户以上重点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推进高耗水行业企业提升用水效率,力争10户重点企业完成省级节水型企业创建。指导民爆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确保全部企业实现三级以上认定。加强非煤矿山行业管理,开展非煤矿山标准化建设提升行动,继续实施非煤矿山总量控制,年度计划减少非煤矿山1户以上。

(七)抓为企服务,促进环境优化。落实市领导联系“市级队”企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完善“四送一服”常态推进工作机制,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网络平台,突出问题导向,切实增强“四送一服”工作成效。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国家和省减税降费政策、涉企保证金等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力争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持续下降。

(八)抓党风廉政,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内容,提升理论水平,筑牢信仰之基。巩固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巡察“回头看”整改取得的成果,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十个严禁”,强化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的能力水平,为推进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