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798121388/202212-00015 信息分类: 负责人解读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日期: 2022-12-09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主要负责人解读】加速发展智能制造,积极抢占产业“智”高点   

市经信局局长汪岩在市委党校2022年秋季主体班上的授课讲话

作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2-12-09 08:14 信息来源:黄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阅读次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位一体、协同推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当前,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兴起了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制造业。

今天,我主要围绕“什么是智能制造”、“为什么要发展智能制造”和“怎样发展智能制造”三个方面,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一、智能制造的概念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特征,推动生产方式的定制化、柔性化、绿色化、网络化,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生产方式。

二、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

(一)智能制造产生的背景

智能制造产生的大背景是新工业革命的孕育兴起,研究认为,能够体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有三大要素:一是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3D打印、机器人以及研发的新材料、新能源甚至是生物制造结合起来共同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二是信息基础设施的进步。每一轮工业革命都有它的基础设施来承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因为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产生了蒸汽火车、蒸汽轮船等运输工具,加快了运输速度,拉近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距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的普及和使用之后,内燃机火车、内燃机轮船、汽车、飞机等更快速交通工具出现。我们所面临的新工业革命,主要是看一个地方或城市的高速宽带网络,包括便携式的设备、移动互联网等设施是否健全,这是新工业革命的第二大要素。三是新生产方式的诞生。随着生产自动化的升级,包括产品的数字设计和生产系统的集成,推动生产方式由过去的大批量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甚至是小批量定制转变,总体推动新工业革命应运兴起。

新工业革命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的要素驱动力上,一个是自动化,一个是连通。自动化方面,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器生产取代人工生产,是一种非常初级的自动化;第二、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电力驱动下的流水线,以及后来计算机的利用,使自动化程度更高。而第四次或者说新的工业革命,体现的是高度自动化或者叫极度自动化。它是建立在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在生产生活当中应用的一个产物。连通方面,新工业革命能够实现极度的连通,每一次工业革命都缩短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这一次工业革命建立在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基础之上,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使得沟通或者联通更加便捷。

由此可见,新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智能制造,它的特点体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的融合,智能制造成为这一融合的主要趋势,引领新工业革命发展。

(二)智能制造发展已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技术上越来越可行。比如ICT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与通信技术,使得包括计算、存储、通信能力大幅提升。比如,十几年前存储U盘只有几百兆或者几个G,现在已经到了多少个T,存储能力大幅度提升。通信技术方面,已经从3G、4G迈入5G时代,为智能制造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第二,需求上比较迫切,尤其是面向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从消费者角度来说,通常不再满足于过去同质类的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希望产品能够打上我们个人的一些烙印,比如说服装、鞋子等等,这种个性化特征就非常的明显。另外,日趋激烈市场竞争,也要求企业不断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企业有更强的竞争力。

第三,技术与需求的商业化结合。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包括现在的传感器、微型电池、互联网的网络接口,甚至是软件开发工具,成本在不断地降低,使得整个行业或者生产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说传感器,已经从过去的价格降到了几十分之一,据预测,未来的价格可能会降到现在的1%。

(三)智能制造的意义:满足多重发展需求

智能制造发展对生产者、消费者,甚至对于整个社会的环境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把它总结成四个方面。

第一,能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的安全性。据预测,通过两、三年的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可以提升30%以上。如,广西汽车集团通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搜集销售、生产、采购、物流各环节的数据,搭建起了企业全流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供应商供货-工厂生产-客户配送全程数字化,以及产供销端的协同化,使物流作业效率平均提高35%,单据错误率降低85%,数据及时性提高50%。

第二,能够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一些生产决策,能够快速地开发出新的产品,从而更加具有竞争力。如,在研发设计协同方面,长安汽车在美洲、欧洲、亚洲等地都建立了研发中心,通过建立以三维数字化设计和全球协同设计为核心的汽车产品智能化研发云平台,与海外设计中心进行24小时全天候产品联合开发,实现了跨部门、跨企业、跨区域的产品协同设计,支撑产品研发周期从36个月缩短至24个月。

第三,能够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节省生产成本。包括资本、能源以及人力成本。如,腾晖光伏基于自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企业内部设备、产线、生产、运营的数据链,结合光伏行业工业经验知识模型,对数据实时汇聚和分析挖掘,实现生产全流程优化,企业整体运营成本降低18%,单位产值能耗降低5%,采购成本降低5%,产品良率提高5%,生产效率提高19%,产品设计周期缩短20%,光伏电站收益率提高3-7%。

第四,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皇室里很多东西都是定制化的,现在很多放在历史博物馆里展览,一般老百姓用不起。要能够满足一般老百姓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必须革新生产手段,能够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去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不是通过高昂的成本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如,在柔性化生产方面,海尔集团依托COSMOPlat平台打造了15家互联工厂,形成以用户需求驱动的即需即供、弹性部署、横向扩展的柔性生产能力。美的集团基于平台打造全自动柔性冲压生产线,实现用户全流程参与到产品设计生产过程。

三、国家和省、市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一)国家级主要相关政策

对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根据考核情况分三年安排不低于600万元资金支持。由工信部统筹安排。

(二)省级主要相关政策(根据《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2年制造强省、民营经济政策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皖经信财务函〔2022〕23号))

2022年2月11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联合开展2022年制造强省、民营经济政策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政策细则共5个部分25项条款。主要采取设备补助、认定奖补等事后奖补方式,支持全省工业企业和软件企业发展及项目建设。

1.支持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1)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

①支持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聚焦电子、机械、汽车、船舶、有色、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医药等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方向符合《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指导目录》;项目实际完成投入不低于200万元,完成投资需达到工程备案投资的70%以上。按照每个项目投入的10%予以补助,最高100万元。该项属择优类奖补。

②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提升。企业在申报当年的上年度年底前已获得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评估证书,评估等级在3A(含)级以上,并且在当年申报截止前证书有效。对通过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标准评估,评估等级在3A、4A、5A级的企业,省级分别择优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

③支持省级智能工厂贯标升级。往年已获得安徽省智能工厂称号和当年获各市推荐上报安徽省智能工厂称号的企业。企业进一步加大智能化改造投入,改造升级后,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达到国家标准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三级及以上。首次达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三级、四级、五级,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并相应扣减已获的智能工厂奖补资金。

④支持省级数字化车间改造提升。重点支持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典型场景的数字化车间。择优按照项目设备(含软件、网络等)购置额10%给予补助,最高100万元。

(2)支持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①生产线改造设备补助。项目方向符合《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指导目录》,已购置设备额不低于1000万元或生产线核心设备单台购置额不低于500万元。按照项目设备购置额10%给予补助,最高500万元。

②“四化”改造贷款贴息。贷款用于购置项目设备,贷款期限为3年及以上,项目申报年度上一年仍在贷款期限内,并有利息发生。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40%给予贴息。单个项目贴息期不超过3年,贴息总额最低20万元,最高500万元。

(3)支持工业互联网建设

①培育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申报单位拥有平台研发、建设与运维的资金来源,具有专业的运营和管理团队。平台具备完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参考架构,涵盖边缘层、工业PaaS层(平台层)、工业SaaS层(应用层),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有较强的积累和应用。对行业型、区域型、专业型平台经材料审核、评审答辩等环节后择优支持,最高补助1000万元;企业级平台采取后补助方式,根据企业应用成效和示范作用择优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

②支持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申报项目具体支持方向包括:5G典型应用示范、标识解析应用示范、新模式应用示范、网络安全管理示范和优秀解决方案。采取后补助方式,择优支持一些场景应用示范项目和优秀解决方案,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

③支持集成电路工程产品首轮流片。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上一年度开展工程产品首轮流片,且实际发生金额(不含税)达到100万元及以上。按该款产品首轮流片合同或掩膜版制作合同实际发生金额不超过30%,给予一次性补助,单个企业最高300万元。

(4)支持工业强基和产业链补短板

项目方向、技术指标、应用指标符合《安徽省工业强基任务表》或《安徽省重点短板领域技术改造 指导目录》要求;项目投资额不低于3000万元。按照按项目设备投资额和技术工艺先进程度,分200万、300万、500万元三档给予补助。

2.支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

(1)支持“专精特新”发展

①奖补省认定的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免申即补,对省认定的专精特新冠军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80万元。

②奖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免申即补,对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

③奖补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对2021年(即上一年度)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包括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称号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200万元。

(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奖补)。对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奖补100万元。对省市综合服务平台奖补50万元。

(3)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挂牌企业奖补)

免申即补,对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挂牌的企业,每户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

(4)支持创新创业

①奖励新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对新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一次性奖励企业100万元。

② “创客中国”安徽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奖补。对获得“创客中国”安徽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的项目,每个分别奖补50万元、25万元、10万元。

(5)支持品牌品质提升

①奖补“精品安徽 皖美智造”央视宣传企业。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对企业在“精品安徽 皖美智造”央视宣传推广费用按照50%的比例给予补助。

3.支持“三首一保”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1)奖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示范应用。

近三年已评定且已交付使用的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和省内示范应用企业(研制单位的关联企业或贸易商不得提出奖补申请)。按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单台(套)售价按档次给予一次性奖补,合计最高500万元。其中,单台(套)售价在1000万元(含)以下的,按其单台(套)售价的15%给予奖补;单台(套)售价在1000万元以上的,按其1000万元(含)以内价值的15%加上超出1000万元价值部分的10%给予一次性奖补。

(2)补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保费。近三年已评定且已交付使用的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制单位。(关联企业或贸易商不得提出奖补申请)。按单台(套)年度保费的80%给予补贴,补贴时限为一年。每个企业每年保费补贴最高300万元。

(3)奖补首批次新材料研制和示范应用。

近三年已经评定且已交付使用的首批次新材料产品省内研制生产企业和省内示范应用企业(关联企业或贸易商不得提出奖补申请)。货值在1000万元(含)以下的,按其货值的15%给予奖补;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按其1000万元(含)以内价值的15%加上超出1000万元价值部分的10%给予一次性奖补,合计最高500万元。

(4)补贴首批次新材料应用保险保费。近三年已评定为安徽省首批次新材料产品的研制和省内示范应用企业(关联企业或贸易商不得提出奖补申请)。对省内企业投保首批次新材料产品推广应用综合险的,按年度保费的80%给予补贴,补贴时限为1年。每个企业每年保费补贴最高300万元。

(5)奖补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 近三年已评定的安徽省首版次软件(不含合肥市)。按首版次软件售价分档计算,售价1000万元(含)以下的按其售价15%给予奖补,售价1000万元以上的,按其1000万元(含)以内价值的15%加上超出1000万元售价部分的10%给予一次性奖补,合计最高500万元。

(6)补贴首版次软件保险保费。 近三年已评定的安徽省首版次软件(不含合肥市)。按年度保费的80%给予补贴,保险补贴期限一年,每个企业每年保费补贴最高300万元。

4.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项目补助)

申报主体为我省十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行业的企业,重点是制造业创新中心牵头企业、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学研用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揭榜企业。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的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按企业实际支付金额的50%,择优一次性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四)市级主要相关政策(依据《黄山市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黄政办〔2020〕17号))

(1)支持新引进工业项目。对新引进1亿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竣工投产后,按照设备投资额15%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重大项目可“一事一议”。

(2)支持技术改造。对当年列入省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投资导向计划或纳入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固定资产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15%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3)支持专精特新发展。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围绕其主导产品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15%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4)支持专业镇龙头企业发展。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内龙头骨干企业围绕其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15%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5)支持机器换人。企业实施的机器换人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15%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6)支持企业上台阶。对年度产值首次达到5亿元的企业,每户奖励10万元;对年度产值首次达到10亿元的企业,每户奖励20万元;对年度产值首次达到20亿元的企业,每户奖励40万元;对年度产值首次达到50亿元的企业,每户奖励100万元。

(7)支持企业入规。对首次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际经营的相关负责人奖励10万元;对当年进入规模以上企业的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等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15%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8)支持协作配套。对“市级队”企业在市内开展协作配套,购置主导产品关键零部件及成台套设备,按照当年本地采购额3%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9)支持素质提升。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奖励30万元、10万元、5万元。新认定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分别奖励30万元。当年荣获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的工业企业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当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工业企业奖励30万元。对新认定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工业企业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参加“精品安徽”央视宣传的工业企业,广告推介费用按省级补助50%一次性补助。

(10)支持创业创新和平台建设。对新认定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奖励30万元。对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认定的,奖励10万元。鼓励工业重点产业与高等院校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对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实际支出费用予以奖补,最高不超过20万元,特殊情况可以“一事一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