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黄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13号建议的答复
签发人:汪岩
王媚代表:
您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建立我市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赋能陪跑机制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政府资源集中与高效利用。
为强化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精准服务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培训提升企业管理者战略思维、创新能力与管理水平,切实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工作局)牵头发起、市人社局具体负责,以政府委托办班形式成立“徽商学堂”(黄山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创新工程)。该学堂聚焦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培训,同步整合资源搭建交流平台、组建企业家联谊组织、构建智库体系,形成“培训+资源+智库”的一体化服务模式。日常运营管理由专业培训机构负责,通过政府统筹资源与专业机构运营的有机结合,实现行政资源的高效配置与集约化利用。
二、选择腰部企业进行赋能陪跑式培训。
为突出腰部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作用,我局将依托“徽商学堂”平台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学员构成精准匹配产业结构,含工业、文旅、商贸服务业等,并邀请驻外商协会及本地金融机构参与,面向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和重点产业中具备高成长潜力的中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同时根据企业反馈实时优化培训方案等,确保培训资源精准投入到真正有需求、有潜力的企业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邀请国内经济学家、知名企业家、高校专家学者等,通过“大讲堂+闭门会+实地考察”等形式,促进多方交流互动与成果转化,推动资本、产业、技术、市场等深度融通合作,打造培训- 赋能-成长”的陪跑闭环。
三、鼓励吸纳多元化资金提质培训。
积极构建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通过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的协同发力,全面提升培训质效。一是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全市财政预算安排人才相关经费,统筹用于重大人才开发活动及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等,为人才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开展成长性企业资本赋能“苗圃春风”、北交所上市和新三板挂牌等专项行动,推动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皖南分中心实体化运营,邀请沪深北交易所、头部中介机构专家来我市授课指导,近三年已组织各类资本市场业务培训126场次、参训人数达4885人次。三是鼓励企业院校合作共建,持续落实“迎客松英才专项”政策,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高校院所开放实验设备、实训场地,为企业员工技能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实践操作提供优质平台,切实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培训取得实效。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快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赋能人才成果转化,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系电话:2355862
2025年6月20 日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室、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