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黄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01号建议的答复
签发人:汪岩
何建代表:
您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对标杭州市出台我市加强制造业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1.政策引领,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完善全市优才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黄山市“迎客松英才计划”人才专项引育计划》《深入实施迎客松英才计划加快打造大黄山人才新高地的若干措施》《黄山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管理办法(试行)》等,围绕全市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聚焦生命健康、数字创意、智能制造、新材料和绿色软包装等新兴产业,实施数字创意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徽派古建产业、社会事业人才和青年创意创新创业人才等人才引育专项计划。结合发展需要,定期修订完善实施方案和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录。
2.统筹安排,加大人才经费投入。近年来,市政府加大人才经费投入,推进大黄山人才新高地建设。市财政预算安排人才相关经费统筹用于全市重大人才开发活动,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奖励和服务等。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面向市外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来黄山发展,为我市人才发展提供资金保障。2024年新引育“迎客松英才计划”人才425名、较上年度增长29%;入选省“江淮英才”培养计划人才8名、较上年度增加33%。
二、关于营造良好人才工作氛围。
1.加强政策宣贯建设人才专家库。通过驻企服务、企业走访、企业家培训、举办迎客松大赛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贯。全面摸排外来常住人口中的高层次人才,梳理并建立超400人的“新黄山人”高层次人才专家库。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业发展,谋划组建重点产业专家服务团,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立1400余人的黄山籍旅外专家人才库,为旅外人才服务家乡建设搭建平台。
2.推动成果转化激发人才创新力。一是深化“科技副总”助攻关。主动对接中国计量大学、合工大、安工大、黄山学院等高校,择优选派省内外27名高校专家入企担任“科技副总”,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33项,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60项。二是开展“揭榜挂帅”解难题。聚焦产业重点科研课题,持续开展“海聚英才•揭榜挂帅”活动,发布技术需求180项,吸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合工大等89名省内外高校专家来黄合作,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5项。三是推进“联合组团”促转化。谋划推动黄山学院联合浙师大、合工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围绕新材料和绿色软包装、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绿色食品等领域,组成科研攻关团队,推动科研成果在黄转化。
3.创优发展氛围服务企业发展。一是探索人才社区建设试点。以黟县和屯溪区为试点,按照政府主导、政企共建两种模式,推动建设功能完备、形式活泼、有效运行的数字游民人才社区和产业英才部落,目前已吸引1400余人次入驻人才社区。二是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参与。组建200多家市场主体成立的“人才服务联盟”,让人才享受商超、健身房、酒店等联盟商家优惠;发挥黄山文旅资源优势,为人才定制“城市体验卡”,已有近1.2万名人才享受免费畅游全市58家A级景区政策。三是优化为企服务。深入推进“三级三方服务千企”行动,2024年以来全市举办线下举办招聘会2120场,组织2.19万家次企业提供45.71万个次岗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13万人次。开展直播带岗、入企探岗活动154场,提供岗位1.5万余个;组织723家次企业赴南师大、合工大、安农大、黄山学院等高校开展72场活动,推荐1.1万个次岗位,达成初步意向4974人。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切实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