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11341000798121388U/202507-00020 信息分类: 办理答复情况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日期: 2025-07-15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关于对黄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84号建议的答复

作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07-15 09:55 信息来源:黄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阅读次数:


王民安代表:

您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产业链协作配套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制定二产政策。为进一步聚焦二产“提质扩量增效”,更好地发挥专项资金引导激励和撬动作用,市政府整合工信、科技、发改等部门政策,制定出台了《黄山市促进工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遵循引导性、撬动性、整体性、目标性等原则,按照以财政、国企资金“小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大投资”,以及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的要求,对第二产业涉企资金进行“结构性重整”,《政策》重点围绕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政策、工业经济发展重点工作、明确程序责任等方面,进一步调整补助方式、新增补助条款、扩大补助内容,整合各部门政策设置“支持金融协同放大、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支持科技创新、支持品牌建设、支持素质提升”五大类别,共39条,支持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组建全市汽车产业联盟,落地落实与江汽控股合作十件事,组织100余家次企业赴江淮、奇瑞、比亚迪、蔚来等整车企业开展供需对接。举办全省汽车整零对接黄山行活动,推动昌辉与江淮、奥特斯与奇瑞分别签订产需合作协议。黄山市人民政府与奇瑞集团联合举办供应链技术共创交流日活动,帮助光洋传动、昌辉汽车电器新增供应份额,艾科装备与奇瑞签订2025年采购协议,加快徽熿新能源电子真空泵产品供应商复审进度。积极帮助汽车企业拓展出海通道,2024年,全市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同比增长73.5%。

三是加强与杭州、铜陵等地产业合作。常态化组织与杭州、铜陵等地产销供需对接活动,推进汽车电子与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交流合作,提升产品配套率,降低原材料采购和运输成本。在铜陵市举办黄山铜陵汽车零部件产需对接会,达成合作意向10家以上。在黄山市、杭州市分别组织产业对接和考察交流活动,中农未来(杭州)茶业专门请茶文旅设计专家赴徽州区、休宁县、祁门县进行考察,分别与谢裕大、赏友花业、新安源和祁门红茶等企业开展了产业对接,目前中农未来正在与新安源对接并制定合作方案。

四是推动制造业集聚发展。支持各地坚持“链群协作、特色集聚、错位发展”,推动集群化、特色化发展,“一县(区)一策”打造主导产业。我市祁门县电子电器、歙县高端机械零部件和休宁县汽车零部件制造3个产业集群获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认定,徽州区新型涂层材料产业集群和祁门县电子电器特色产业集群获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建立市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后备库,新型涂层材料和机械电子2个市级产业集群已纳入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库。印发《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组织编制各开发区“一区一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打造开发区“一区一集群”。

五是充分利用各类品牌性平台。卓普智能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开展新品发布活动,省工信厅在博览会上为卓普智能举办专场供需对接会,邀请省内重点智能制造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开展交流对接。组织各单位及100余家企业近300人参加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各项活动,我市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67亿元,其中总投资10亿元的“黄山新能源汽车高精密轴承、传动系统和智能驾驶执行组件项目”在开幕式上签约。

二、下步工作思路

一是抓好政策落实。制定《黄山市促进工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组织企业开展政策申报,提高扶持企业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聚焦重点、精准帮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促进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强化区域协作交流。持续开展重点工业企业产品配套需求和供给摸底调查,组织企业赴杭州等先进地区学习交流和产业对接。组织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2025年分产业举办产需供销协作配套对接会15场以上,为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承接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产业专班和招商小组作用,与长三角城市开展产业链配套协作招商,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三是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结合城市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积极争创省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的载体和引导作用,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要素集聚,培育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生态系统。

四是加强产业协作交流。推进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深化与长三角地区园区、企业常态化合作,组织赴杭州、上海等先进地区开展学习交流和产业对接。持续开展重点工业企业产品配套需求和供给摸底调查,鼓励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分行业举办产需供销协作配套对接会,为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黄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系电话:0559-235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