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11341000798121388U/202507-00026 信息分类: 办理答复情况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日期: 2025-07-15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关于对黄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86号建议的答复

作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07-15 16:12 信息来源:黄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阅读次数:


叶大磊代表:

您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强链补链推动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现有汽车零部件产业规上企业85家,主要包括汽车电子开关、汽车屏显等电子电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汽车传感器、刹车片等新型底盘零部件,以及IGBT铜底板散热器、座椅金属骨架总成、冲压件等其他通用零部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1家(昌辉汽车电器,2024年产值13.5亿元),5亿元以上企业2家(谷捷股份、瑞兴汽车电子),亿元以上企业18家。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培育优质骨干企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建设一流企业,增强资源协同配置能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截至目前,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共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家。昌辉汽车电器是全国第二、全省最大的汽车组合开关生产企业;谷捷股份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约30%),是2025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第一股;瑞兴汽车电子汽车顶灯控制模块业务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达15%,位居国内领先水平、省内第一;菲英汽车零部件是国内摩擦材料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二)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休宁县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获批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歙县、休宁县被列入我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重点布局。从发展态势看,休宁县(占全市24.5%)、黄山高新区(占全市14.1%)、徽州区(占全市21.4%)、歙县(占全市19.8%)汽车产业发展呈现出多点开花、规模聚集的新局面,形成了一条汽车零部件产业带。其中,休宁县重点发展汽车开关、转向系统等,打造全国汽车开关生产基地;歙县重点发展汽车底盘件、发动机配件、循环系统部件和电子控制系统部件,加快打造新型底盘系统产业集群;黄山高新区重点发展汽车开关等电子电气设备,汽车刹车片、轴承、智能网联零部件;徽州区重点发展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汽车座椅骨架、汽车工装夹具、焊枪,汽车设备制造,汽车高性能材料。

(三)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高校院所整合创新链上下游资源,打造关键共性技术应用、技术方案研发供给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累计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省级智能工厂4家,省级数字化车间13家。推动黄山学院联合汽车重点企业创建全省唯一的功率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组建合工大技术转移中心黄山分中心、合肥工业大学(休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实施线控转向智能化集成控制系统、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系统、照明顶灯触控一体化导电材料等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成立黄山学院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现代产业学院;黄山炎培职业学校设立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推动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和昌辉等龙头企业开展实训合作。

(四)推进产业双招双引。聚焦细分领域,全面构建“园区+国企+基金+专班”产业招商四合一新打法,以汽车产业双招双引“新攻势”,不断汇聚汽车产业发展大势能。组建规模1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全面赋能基金招商、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比如采取“基金+并购贷”创新做法并购光洋股份成为全国前十单案例;并实现当年落地产能超亿元,同时总投资10亿元的年产6000万套高端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用精密零部件项目实现开工。采用“国企+资本”的新模式、以投促引图达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车载激光雷达、博泰车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座舱、奥思伟尔电动科技有限公司电驱控制系统等一批汽车零部件项目即将落地。2024年,全市新签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45个、总投资71.3亿元,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160%、位居全省前列。

(五)推进全产业链建设。2024年,全市汽车产业全产业链(含汽车后市场)营收突破百亿元。2025年一季度,全市汽车产业全产业链营收31.2亿元,同比增长66.1%,增速居全省第1位。1-5月,全市汽车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40.6%,占全部规上总产值比重15.1%,占比较去年底增加3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全市全产业链营收可达120亿元,产业规模较2022年底翻番,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将向百亿迈进。招引顺为、光洋等一级供应商企业,将优质二级配套企业推荐至整车一级供应商体系,推进汽车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日益完善。我市现有一级供应商企业18家(规上企业15家),较去年底增加4家;黄山中广泰特种设备有限公司获得工信部新建专用车企业生产资质,实现我市整车企业零的突破。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一)加大重点企业培育。推进昌辉等尽快上市,推动瑞兴、谷捷、鑫联、菲英等龙头企业扩大产能、做大做强。加大对汽车零部件产业拟入规企业靶向培育和联合帮扶。持续深化与江汽、奇瑞合作对接机制,积极拓展与蔚来、比亚迪等车企对接,用好省汽车产业供需对接平台,常态化开展汽车产业供需对接活动,力促更多市内企业与整车企业、一级供应商合作。

(二)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贯彻落实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一区一策制定休宁县、黄山高新区、徽州区、歙县汽车产业发展方案,明确产业细分赛道,打造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其中,休宁县聚焦汽车电子电器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全国汽车开关生产基地;歙县加快打造新型底盘系统产业集群;黄山高新区聚焦汽车轴承、智能网联零部件等领域打造产业集群;徽州区聚焦散热基板、汽车金属件及设备制造打造产业集群;黄山区、黟县、祁门分别围绕房车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积极布局。

(三)加大重点企业培育。推进昌辉等尽快上市,推动瑞兴、谷捷、鑫联、菲英等龙头企业扩大产能、做大做强。加大对汽车零部件产业拟入规企业靶向培育和联合帮扶。持续深化与江汽、奇瑞合作对接机制,积极拓展与蔚来、比亚迪等车企对接,用好省汽车产业供需对接平台,常态化开展汽车产业供需对接活动,力促更多市内企业与整车企业、一级供应商合作。

(四)强化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深化“148”招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休宁县宁芯基金等在招商新形势下的撬动作用,加快瑞兴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光洋股份精密轴承等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博泰智能座舱、图达通车载激光雷达等项目加快落地。用好汽车专项资金引导产业链招商,推动龙头企业招引上下游企业落户。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黄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系电话:0559-235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