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黄山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41号提案的答复
刘炎委员:
您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一是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简化企业开办、注销等业务流程,压缩办理时间,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企业登记注册“零见面”审批,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如环评审批时间,报告书审批时间从法定的60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非禁即入”,坚决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二是推进失信治理。为助力失信企业重塑信用,市信用办会同市场监管、交通、生态等 8 个重点单位组建信用修复保障专班,对急办件,为其在市、省级审核流程加急处理,将 7 个工作日的审核流程压缩至 3 个工作日,提升信用修复速度。2024 年以来,累计为企业办理信用修复 1433 件,成功修复 904 件,帮助 399 户经营主体避免失信风险
加强信用修复驿站、窗口建设,提升经营主体信用修复效能。三是助力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积极开展科技企业融资对接。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春雷”“雷霆”等专项行动,打击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行为,维护企业创新成果。
二、提升融资服务,缓解融资难题。一是提升市场主体的信贷获得感。全力做好非公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聚焦市场主体贷款增速提升为主攻方向,激发银行金融积极放贷,提升市场主体的信贷获得感。截至2025年3月末,全市贷款余额1822.07亿元,同比增速8.08%,排名在全省位次前移3位;新增存贷比91.62%,位居全省第4位。二是强化精准扶持。2024年以来,分两批次组织8家国有银行和7家农商行公开发布73项金融产品清单,涵盖科技企业贷,专精特新贷,和美乡村贷、民宿贷等多种金融产品,满足非公经济不同的市场需求。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非公经济发展,创新“亩均英雄贷”“专精特新特新贷”“五黑贷”“徽艺贷”等特色信贷业务。统筹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选配业务骨干,组建“金融顾问”专业化团队,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进一步畅通资金供给渠道,缓解非公经济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四是推进企业上市挂牌与债券融资发展。加强与交易所、银行间交易市场对接,强化对非公经济企业创新创业债、绿色债、碳中和债等各类债券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培训普及,截至目前全市组织资本市场各类培训超20场次,非公企业培训超600家,2024年全市新增直接融资额62.77亿元,创近三年新高。
三、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进升级改造。一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主线,大力推进汽车电子和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传统产业升级取得积极成效。加强“两重”“两新”项目谋划储备,申报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项目8个。谋划中央预算内项目10个、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储备项目32个。二是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支持高技术企业和战新企业做大做强。推进祁门县省电子电器、歙县高端机械零部件、休宁县汽车零部件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基地)建设。全面融入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与奇瑞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举办黄山市-奇瑞供应链技术共创交流日活动。加快推进屯溪区工业母机产业园、休宁县汽车电子电器产业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是增强产业链坚韧性和牢固性。依托新兴产业推进工作专班,打造新能源汽车电子、新材料与绿色软包装、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大力推进“双招双引”,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5个、同比增加9个,拟投资额110.48亿元、同比增长82.8%,已纳统项目14个。持续开展产需对接活动,2025年已开展产需对接活动5场,参加企业97家次,不断拓展延伸重点行业产业链。如组织光洋传动与奇瑞集团采购中心开展专题技术交流活动,初步达成大幅增加供应份额的意向。四是提升数字化建设水平。印发《黄山市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实施方案》,从数字化基础、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成效三个维度建立分级评价体系,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分类分级工作。组织各通信运营商申报工信部万兆光网试点,积极争取工信部第一批试点城市名单;组织企业申报国家5G工厂项目,一季度芯微电子、祁门红茶产业集团、黄山谢裕大、世达家纺等企业已进入推荐名单库;组织徽扬物联等企业申报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形成“平台+服务商+企业”联动机制。
四、强化创新引领,增强发展后劲。一是推进产业创新发展。
培育打造人工智能与大黄山文旅场景应用有效结合试点,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双招双引”,争取科技项目支持。开展省企业研发中心推荐认定工作,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积极推进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发展,助推屯溪区工业母机共享研发中心、徽州区化工新材料产业中试基地等项目建设。二是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省企业研发中心推荐认定工作,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力争2025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家。实施规上重点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和无研发机构“两清零”行动,力争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8%。三是加强科技人才引育。持续开展“科技副总”选聘,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引育力度。常态化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管理服务。组织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迎客松”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赛事。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主动作为,继续做好惠企政策研究,积极探索服务民营经济市场发展有效形式,用足用活各项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持保障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优营商环境,提升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黄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系电话:2355868